身价·困境
99年合同拴住想飞的心
小A:我们飞行员和航空公司签订的都是终身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果要是跳槽的话,违约赔偿金非常高,算下来大概要200万至300万元。自费飞行员的情况要好很多,只要在培训结束后在公司履行完合同约定的期限,就可以自由跳槽。
在国内这种自费飞行员还不多,据我了解,国外大多数飞行员都属于自费飞行员。比如在巴西,花4万多美元就能考到飞行执照,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进入航空公司工作,如果打算跳槽的话,只要提前一个月告诉公司就可以。
在跳槽和待遇的事情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或打算。我理解那些同行的想法,他们想要的其实不仅是待遇,还希望有一个宽松的行业环境。但是无论如何,选择返航或者罢飞这样的过激行为,显然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调查:在此次“返航门”事件中,“郑志宏”的名字被卷入漩涡核心。作为东航云南分公司的飞行员,郑志宏去年提出辞职时,被东航索赔1257万元,创下国内飞行员索赔数额新高。近年来因飞行员跳槽引发的纠纷频繁发生,巨额赔偿金成为跳槽者与老东家之间最为尖锐的争执焦点。
按照民航总局2005年下发的统一规定,飞行员的初始培训费为70万元,每年递增20%,最高计算10年。这意味着如果飞行员违约跳槽,则需要付给航空公司最高补偿金210万元。而本月起在部分省市施行的《民航华东地区飞行人员流动管理办法》,再次明确了这一金额。
在此次事件中,一份被认为有些荒谬的劳动合同也随之曝光:一些飞行员与航空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竟然长达99年。对此有人评价说,对于飞行员来说,这样一纸合同简直如同卖身契。就在“返航门”发生之前,上海航空和东星航空还有数十名机长正在扎堆儿闹“病假”。渴望自由的飞行员们,“返航门”也许只是一次情绪的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