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 - 经典养生 健康生活 - 今日头条

太平间职业收尸人:曾经也害怕过

太平间职业收尸人:收尸师傅讲述他的真实工作记录

20年来,太平间守护者老陈抱回过数百位长眠的孩子,他们最大的十五六岁,最小的还不足一天。

医院里的“收尸师傅”

老陈在医院干了半辈子,一年一签的合同能堆一小摞。他介绍,1994年以前,他在医院管花草和蒸饭的锅炉,后来物业公司的领导找到他,让他接手太平间。

“以前看过有人往外抱尸体,也没觉得怎么样,当时就想,头儿让我管,我就管吧。”这一管,就是20年。

在这所国内知名的儿科医院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血液科和急诊科常有患儿离世,这两个科室老陈去得最多。

太平间坐落在医院东侧的医疗垃圾站楼下,医院没有给这间屋子挂牌。这么多年,老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职称,所有人都叫他师傅。

“我一来,他们就知道,又有孩子没了。”

在外人看来,老陈的工作很简单,接到电话,去病房把孩子抱到太平间,放进停尸柜,登记逝者信息,等待家属接走火化。若没家属来认领,每隔一个月,大兴一家殡仪服务公司会来把尸体接走处理。

事实上,老陈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克服恐惧、安慰家属,甚至早些年,他还曾负责火化无人认领的尸体。

亲手为大儿子入殓

3月28日9点,老陈轻轻把第二层停尸柜拉开,让抱着孙子尸体的老人把孩子放进去,老人忍不住低声哭泣,老陈递上一根烟,扶他坐下休息。

“可能也是巧合,我抱过的第一个尸体,是我的儿子。”老陈猛吸一口烟。30多年前的除夕,大儿子因肺炎延误治疗,死在医院,当时仅2个月大。“他舅舅帮着做了个小红木棺材,我把他抱进去,又骑车到小红门那边埋了。”老陈说,失子之痛在老两口心里持续了很多年,现在,他们会用这段经历安慰逝者的家属,“都会过去的,生命无常,节哀顺变。”

送走老人后,老陈又点燃一根烟,翻开记事本,登记孩子的信息。在姓名一栏,他写上“李明(化名)之子”。记录显示,上一个孩子2月2日送来的,已接走火化。“一层有个孩子,在这儿放了三年多了。”老陈说,2010年6月去世的洋洋(化名),由于家属一直没来领尸体,派出所和医院也不敢自行处理。

在老陈的记事本里,孩子们大都没有名字,登记时,他会按家属给的确认通知书抄上他们的名字。

“不是每个死去的孩子都送来,有的家属拉走,有的派出所接走,只有家属提出暂放医院的,才送到这儿来。”老陈说,体会过失子之痛,他特别能理解家属,因此会尽量满足家属要求,“家属要抱就让家属抱,开关柜子时一般都会很轻,送完孩子,家属想再来看,什么时候都行。”

恐惧伴随两年多

老陈至今清楚记得,20年前的除夕夜,他从急诊室抱出的第一个孩子。

后一页   1   2   3   4   5   后一页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