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 - 经典养生 健康生活 - 猎奇

中国官员财产不敢公开 背后的真相

中国为什么不公开官员财产 中国官员财产公示吓人
以革命的理论评判,官员先富肯定与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不合。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实现人民利益过程中还把道德推向极致,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要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生命。革命先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革命时期的信仰和道德虽然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客观环境的影响。这就意味着,那种精神和道德存在弹性,且因人而异,做到做不到和如何评价,缺少操作性。这就决定了,其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严重时会甚至出现不适应。如同儒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熟人道德、“五伦道德”,更适用于人口不流动的自然经济或农业文明,当工业社会与信息文明到来,短板和软肋暴露出来。为什么人们总在疑惑,先辈们拥有那么坚定的信仰信念,共产党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力量,今天为什么一下失灵了呢?其实是社会和时代变化的结果。这里特别强调,革命党和执政党存在很大的差异,前者实际上是以无限的自我牺牲来成就号召力,这在革命阶段达到了顶峰,后者很难做到高度牺牲,这种情况下不能产生新规则和力量之源,就无法解释现实。

如果以新政治观下的执政理论来评价,以现代政治伦理和法治为尺度,问题能够解释得通,至少当下是这样。新政治观突出强调确立与官员的角色和行政行为相吻合的道德价值标准,是有限道德而非无限道德,同时强调评价标准是合法的就是允许的,要求官员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如果做不到,只要合规则,不违法亦可。简言之,在许多情况下道德让位于政治伦理规则。为什么台湾最领导层公布财产,几乎人人皆富翁,但社会波澜不惊。日本上一届内阁公布成员财产,人均不到200万人民币,这在富有的日本颇显贫困,但也未因此获得清廉美誉。盖其中之原因,缘于法治社会与政治伦理规则。也就是说,评价官员不以道德为原则(官员自己必须有道德,这甚至关系其政治生命),而是以忠于职守和尽职尽责为本。可以说,我们的执政理论不能突破,则无法解释现实,比如高层领导的亲属移居西方国家,这是很长时间来让人尴尬的问题,也是讳莫如深的问题,因为以传统的道德价值来评价,共产党出现了严重的信仰信念的蜕变,如果以现代政治观评价,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因为领导干部原本就无权干预子女的选择,西方的官员就不干预子女,民众也不要求他们干预子女(利用公权力除外)。

前一页   1   2   3   4   5   后一页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