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廉政能够证明吗?当然能,最好办法莫过于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放在公众的视野下,同时这也是一种值得鼓励的炫耀。
官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是1987年,至2014年已有27年时间。2012及2013年,“表哥”、“房叔”们不停被舆论曝光,大学生接二连三申请官员工资公开,舆论和官方继续讨论条件时机是否成熟,而官员财产申报试点也继续在各地浮现。2012年底广东被确定为试点的地区分别是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新区和韶关始兴县三个县区。2014年2月,湖南冷水江市公布市各政府机关、单位的公务员工资,绝大多数在2001至4000元之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一位名叫“pangjiaqiao”的网友,在水木社区发帖感叹父亲为官廉洁,结果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被曝光在北京和老家有多套住房,她也被称之为“水木坑爹女”。14日,发帖者方某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否认父亲是网友口中的高官,称“清者自清”。(7月15日《南方都市报》)“坑爹女”的问题不出在“炫廉”上,而出在“炫”的方式不对。
专家:官员财产除了申报,还应核查和公开
近日,陕西省要求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实行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备案。这个要求出自近日陕西省印发的《关于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实行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备案的意见》。
陕西此举被外界概括为“要提拔,先申报”。并有媒体称其为“新提拔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启动省级试验”。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及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时,提出要“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而陕西此次出台的规定强调的是“申报”,离“公开”尚有距离。
官员财产申报始于1995年,施行至今已近20年。在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同时,只申报不核查以及不对外公示,被认为让申报效果打了折扣。
中国为何不公开官员财产有人说,中国所以不能公开官员财产,是因为尚未完成资产向国外转移。也有人说,在黑钱尚未洗白前,财产不会公开。显然这都是情绪化语言和偏激观点。中央反腐决心和实际行动有目共睹。比如,十八大以来已经有10多个省部高官被惩处,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地方巡视动员,王歧山特别要求“盯着一把手”,同时强调“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其反腐力度有加大之势。
即便这样,笔者仍然认为,较长时间内中国仍不会实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当然,组织内部申报制度早已开展,并且越来越严格。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有的政治理论和道德价值体系尚不能有效解释和评价官员先富现象。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解决原始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必要而合理。问题是我们忽略了,让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先富起来,再加上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制度建设没有跟上,结果是掌握资源分配权的官员成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这带有相当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