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 - 经典养生 健康生活 - 今日头条

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的感受

爱孩子就尊重他 请别以爱的名誉无休止地摧毁你的孩子

  将来等到孩子十几岁长成一个被动的,懦弱的,不敢表达内心想法的半成品之后,再来头疼孩子的性格问题,晚了。

  都说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所以做出点过火的,自私的,叛逆的事情是正常的,父母一边头疼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边又拿“青春叛逆期”来安慰自己。

  孩子之所以成长的不健康,根本原因都是早些年亲手种下的根啊。而将来结下的苦果,还得孩子自己亲自去品尝。

  这是不是人生中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情?!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每一件小事,背后却映射了整个漫长的成长历程。

  父母的光环太强大,孩子要用多少年的时间才能走出来?

  (四)

  前几天在朵朵的强烈推荐下,看了《冰雪奇缘》,对一个母亲和孩子的对话记忆犹新。

  母亲要给孩子穿上一件孩子认为很丑的外套,孩子拒绝穿:“我为什么非要穿这个?”母亲说:“因为今天女王要加冕。”孩子说:“可那又不是我的错。”

  最后,在孩子极其反对的情况下,母亲坚决的给孩子套上了那件衣服。

  孩子的天真让我莞尔一笑,但是这个“蛮横强大的母亲不由分说的拉着一个不愿服输却无奈服从的弱小的孩子”的镜头却让我内心受到冲击。

  剧中的母亲是不是对孩子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她在逼迫孩子屈服的同时,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要。 www.jing55.com www.jing55.com

  这是多么自私的一种爱啊。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小到穿衣服扣几颗扣子,大到选择上哪个兴趣班,孩子长大后在选择对象时,选择工作时,选择前途时,无底线的去干涉。有多少父母在刻意的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孩子,含辛茹苦的说:“我是在为你好。”,从来不会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真实的意愿。

  《死亡诗社》中,十七岁的高材生尼尔热爱表演,在父亲强烈的反对下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不愿意让父亲对自己失望。

  在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出大获成功后,严厉的父亲将他带回家并强行决定第二天让其转学。

  尼尔从小到大一直活在父母的愿望中,活在父母为自己编织的未来规划中,即便是在极其痛苦中仍旧无法对父亲倾诉内心真实的想法,当晚在痛苦的折磨下选择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

  尼尔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对生命无望。

 

后一页   1   2   3   4   5   6   后一页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