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很自然的把这种对自我的认知,映射到了孩子的身上。
我在处处保护朵朵的同时,其实是在内心深处保护自己儿时的需求。又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她的身上,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在父母强大不可逆的影响下,不从自己身上认识自己,而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最终自然而然的迷失了自己。
在此后的一生中,她将要用漫长的时间去纠正错误的自我认知,寻找迷失了的自我。
问问自己,二三十岁,三四十岁,有多少人还在寻找自我的路途中不知所云。
话说,朵朵真的像我眼中那样脆弱吗?
当我看清楚问题的根源后,收回了对孩子莫名的怜悯之后。事实证明,她走出了妈妈笼罩在她身上的阴影,她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三)
“妈妈,我想要草莓味的果酱。”
“上次不是吃过草莓味的了吗?这次买蓝莓的吧。”
“我不想吃蓝莓的,我就想吃草莓的。”
“每次都吃草莓的,你不腻吗?换一种口味吧。”
“不要换,我不想吃蓝莓的,我就想吃草莓的。”
“买草莓的你每次都吃不完,我是为你好。买蓝莓的,不买草莓的。”
孩子已经不开心的撅起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