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新闻调查》记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家大型超市,随机购买了5种大米。随后,我们将这些大米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吃惊,在这五种大米中,有三种含有转基因成分,记者发现,欧盟预警系统中所显示的转基因成分也大都是这一类型:BT63。
武汉多种地销售植转基因水稻
BT63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发的专利转基因抗虫水稻,1999年研制成功,经过11年的评价论证,2009年,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得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并没有得到商业化种植的许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转基因作物在没有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之前是不允许被商业化种植的。那么市场上被检测出的含有BT63转基因的大米来自哪里,在哪里种植,种子从何而来呢?记者在武汉展开了调查。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是著名的种子一条街,这里集中了大大小小数十家种子销售门市部。2014年4月,正是稻子播种的季节,因为BT63转基因水稻的特点主要是抗虫,所以在武汉种子市场上,当地人都把转基因稻种称为抗虫稻。
记者调查发现,在江夏区段岭庙的金星村,有不少农民正在种植转基因水稻,他们以40元一斤的价格在金星村的种子销售点买来,但因为各种原因,销售点的老板回避了记者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