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说:“不少人的遗嘱都是在弥留之际立的,很难真实体现本人的意愿。我现在头脑清醒,天津熟悉我的人也都在位,正好把我的心愿告诉他们,如实记录在案。”
李岚清:传播音乐读书写书
“学音乐的人特别有创意”
“你知道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行路难》是谁谱写的吗?是我国‘地质之父’李四光。你知道中国的‘两弹元勋’和‘航天之父’钱学森早年写过一本科学与音乐艺术的书吗?书名叫《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
“你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什么业余爱好吗?你别看他像个农民,他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他还公开表演过,世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家,‘量子论专家’普朗克同样是钢琴家,他俩还同台演奏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是音乐科班出身,年轻时在一个爵士乐队吹过萨克斯。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艺术修养对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啊!”
这些话出自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2005年4月20日在浙江大学的演讲。
他接着追问台下的年轻人,“我们现在一些大学生,到大四时就开始想方设法找工作,可你知道不知道?在香港汇丰银行,他们不仅招收学金融、经济专业的毕业生,也招学音乐的。因为汇丰银行的负责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学音乐的人特别具有创意思维,只要加以金融知识培训,很容易成为具有创意思维的金融家。格林斯潘的成功,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演讲赢得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古典音乐“发烧友”
李岚清自从2003年初之后,也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从媒体公开报道看,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李岚清教育访谈》,回忆任职时的经历;另一本是《李岚清音乐笔谈》,做音乐知识的普及。他把稿费全部捐给复旦大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他对音乐的普及不遗余力。从2005年开始,他在国内各个高校演讲,告诉中国的年轻学生,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能不懂得享受音乐。他甚至用了一个极端的说法:一个现代大学生,如果连肖邦都不知道,不能算高素质的大学生。
有人评价说,他是一个音乐“发烧友”。甚至说,他对音乐价值的传播具有“传教士”精神。
他的演讲足迹遍及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谈论音乐与人生,有时往往三四个钟头还意犹未尽。
他的讲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而年轻人却经常忘记他曾经是一位政治家,而他也愿意和别人达成新的关系模式。他和音乐界的很多人是朋友,他说,“他们把我当作朋友、他们中的一员和知音,并不感到我是他们的领导,这一点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