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起家快,因为他特别懂资本,对经济走向有判断。能源价格肯定要涨,而他老家资源很丰富。当时吕自己搞个煤矿,但不大”,吕身边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那时候投资煤矿,傻子才干。但他在人大读博士的同学们都是搞经济的,认清楚形势。同时融资容易,靠同学帮忙,积累了最初的第一桶金。”
晋城市某中层干部曾表示:“吕中楼原来是国家科委的,提前知道了煤价要涨的秘密才回老家买矿的!”
事实上,晋城当地一些煤炭经营者表示,吕中楼及沁和能源当时参与改制煤矿时,正是全国煤炭连续数年不景气,已经跌到“谷底”的时候,沁水所产无烟煤,平均吨煤坑口价仅15元。
经济学博士经历显然为吕中楼在煤炭领域扩张提供了市场预见性。仅2004年,该公司生产原煤242.5万吨,实现利润2.7亿元,上缴税收1.56亿元。沁和平均每吨煤创税金,是其他未改制煤矿的4倍多。
2004年10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煤炭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前十佳中,沁和能源榜上有名,而如果以吨煤利润指标排名,沁和能源位列全国第一。
沁和集团总经理赵学锋表示,2011年,沁和能源集团全年共生产原煤483万吨,销售收入突破44亿元,实现利税31亿元,净利润19.5亿,吕中楼亿万富豪的头衔并不浮夸。
当年,“煤老板蹲在山头上,看铲车挖煤,一铲子一千,一铲子一千,心里很舒服,”被描述为煤老板的集体写照,这显然与新金融记者眼前的吕中楼无关。
“开始认识吕中楼之前对煤老板都有炫富啊什么的第一感觉,吕一改我对山西煤老板的印象,”有记者这样评价吕中楼,“他是个书生气很浓的人,儒商。”
随着煤炭价格的暴涨,吕中楼的财富水涨船高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有人说我盗窃国家资产800亿,我到现在都算不明白,我公司怎么算资产都不到80个亿,哪来800个亿呢?”吕对新金融记者抱怨。
不管是暴发户还是儒商,财富受到质疑的环境下,对吕中楼的举报一直不断,800亿国有资产显然需要“有个说法”。
“我不想成为道德标杆,但是做企业非常不容易,有时候,你是个坏蛋,反而没事,你要做干净点吧,反而有事。”
而据当地人介绍,为了躲避场面上的应酬,吕多数时间“躲”在北京或香港。一接到应酬电话,多以在外地为借口逃避,这也是吕一直低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