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自订,高低不均。一张薄薄的交通卡,各地押金标准各异,最低10元,最高达四五十元。面对多年来的公众质疑,各地公交公司的反应也各不同。
比如,上海、广州此前沿用30元的押金标准,经审计后均降至20元。而在公交票卡原本不收押金的郑州,2002年后却开始按30元的标准收取。在当地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批复中,其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
--财务紊乱,管理失职。“在很多地方的公交卡公司,押金有多少,利息用在哪里,对公众还是个不公开的‘谜’。”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说。
作为国营公共企业,一些地方公交系统的IC卡专户管理失范。浙江省温州市审计局去年在专项审计中发现,该市公交公司从IC卡收入账户中提取193.53万元,挂账其他应付款账户赠送给了“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