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4.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5%。
“这部分收入的使用情况难以在公开的账上看出来,向上级提交的账本也很难发现。”广东某地级市一位审计系统人士张超(化名)指出,这类账目通常被审计部门称为“桌底下的账”。
“土地出让金未专款专用的现象最为泛滥,常规的账面上肯定查不出来。”长三角某地级市审计局的一位官员曾向上反映常规审查中发现土地出让金收支问题,他表示,比如有些地方账面上写明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一定数额,实际上,却将这里面大部分的土地出让收入暗地里转入亏损的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年后将部分结余收入向财政上缴,其他结余则转用至支出的渠道。
他认为,土地出让金审计从专款专用的节点,就能顺藤摸瓜查出不少问题。
此前,本报在对万科广州大元帅府“地王”地块被收回的调查中发现,该地块被政府收回之后,广州市政府曾公开许诺收回该地块后将支付7亿元“赎金”,但历经3年,这一承诺仍未兑现。而有关该项目改建规划和资金花费的官方文件中,并未明确指出有关退款信息。对此,外界纷纷质疑土地出让金“有进无出”。
“这笔土地出让金花在了哪里,相关部门心里是有数的,但要再筹集回来,估计就不那么容易了。”当时受访的广州市财政局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审计系统已内部下发土审指引 直指土地出让腐败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提要:据知情人介绍,在审计系统内部下发案例材料中,部分关于土地出让金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模式也首次被曝光。
审计风暴剑指土地腐败 地方融资项目或受波及
本报记者 松壑 北京报道
针对土地出让金的专项“审计风暴”已然铺开。
继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审计系统即将开展全国性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专项审计行动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日前审计系统已在内部下发有关此次“土审”的相关操作指引、报表及填表工具以及过往案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