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 - 经典养生 健康生活 - 今日头条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中国有多少独居老人 乡村独居老人 图

随着与外界越来越多的接触与联系,城里的高消费和不同于乡土社会中的亚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看重自己肩上所负担的家庭责任,更加注重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孝道观念日渐淡薄。

中国有多少独居老人 乡村独居老人 图

中国60岁以上老人约2亿,近半处“空巢”状态

最是寂寞老人心。春节过后,许多老人只能翻动着日历,期盼着下一个团圆的日子。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94亿,其中近半处于空巢状态。如果老龄化是大势所趋,那么,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就无疑是这一浪潮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

   空巢老人家庭比重逾五成,农村高于城市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该市2000多名老人生活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逾四成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调查发现,空巢老人家庭比重逾五成,农村高于城市。85.1%的独居老人一个月以内能与子女见面,另有7.7%的独居老人平均一年及以上才能与子女见一次面,他们绝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生活,心灵比较孤单。19.9%的老人表示“很需要老年心理咨询”。

中国有多少独居老人 乡村独居老人 图

 据人口学家预计,目前,中国老人数量已达1.67亿,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35年, 65岁以上的人群将占到中国人口总量的20%,如此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传统的孝道道德观念的下降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不健全等因素,使农村“空巢”老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单纯的传统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恰当的解决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的道德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60周岁以上的无子女或者子女长期居住在较远距离的外地,自己独立生活的老人。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很不健全,在农村,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方式,这给“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

  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既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极少数人才有),加上农民收入的有限性,很少人会缴纳养老保险金,所以他们年老后无生活来源,经济上完全依赖子女。因为与老年人在生活上存在时空分离,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打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农民,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变得松弛,带来了子女孝道的下降。即使他们能够坚持孝道,但是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地区也将会逐步形成“4―2―1”的家庭结构,这必将增加他们的养老负担。

 

前一页   1   2   3   4   5   6   后一页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