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模式”在形成之初的最大特点不仅是信息化、网络化,还包括数字化管理,比如西峰油田在生产组织方面应用油水井和站库视频监控、GPS车辆管理和外输管线泄漏自动报警系统。而数字化也成为冉新权主管长庆油田之后极力推崇的管理模式。
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始于2006年,发起于苏里格气田,冉新权就是发起者。2005年,冉新权来到长庆油田,负责苏里格特低渗透气田的开发工作。
长庆油田一位人士介绍,2008年,在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时,长庆油田曾提出“四化管理”模式,除了模块化建设、标准化设计、市场化运作之外,数字化是最为推崇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该人士还介绍,长庆油田数字化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边远单井采取“无人值守”的方式,就不用人在现场看着,通过监控获得现场信息,以实现冉新权所提出的油田年产量达到5000万吨之后也不再增加员工数量的目标。
根据中石油长庆油田的宣传,传统的增压站占地需要两三千平方米,至少要10名工作人员轮班值守,而一台监控装置占地仅100多平方米,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这不仅可以减少约10名员工,而且建设成本能降低20%,工期能缩短80%。
高静乐当时所在的采油二厂,“西峰模式”也成为数字化的“示范工程”,成为其他各厂观摩、学习的对象。但由于很多问题无法做到有效解决,因此这一数字化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下属采油厂的大力实质性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