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理论的现代化
自从常规导弹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服役后,第二炮兵一直专注于“双重威慑,双重打击”的要求,这一种提法突出表明了其核导弹和常规导弹承担的威慑和打击任务。随着装备的现代化,解放军第二炮兵也致力于创新和完善作战理论,而这又是为了指导其核导弹和常规导弹部队的进一步发展和未来的运用。解放军1999年颁发“新一代作战条令”时发表的文章和此后几年出版的书籍,反映了解放军第二炮兵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的进步。 尤其是,公开发行的中国军事出版物表明,第二炮兵对威慑行动和导弹部队作战的思考已经有了重大发展。
解放军的出版物强调,如果威慑和强制外交不能满足北京的目标,导弹部队的生存能力对实现中国战役和战略目的至关重要,解放军第二炮兵的导弹部队战时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主要目标。 因此,他们将不得不在非常恶劣的作战环境中作战,必须极其重视生存能力。 解放军第二炮兵需要做好抗击各种威胁,如敌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和特种部队袭击的准备,还要做好修理以及在敌方攻击结束后迅速恢复作战能力的准备。
机动性、隐蔽性和快速反应时间对确保导弹部队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机动中不被发现是生存的关键。 这依赖于隐蔽、伪装和其他避免被敌人发现、欺骗敌人的措施。 例如,解放军第二炮兵可以利用夜暗和恶劣天气或在敌方情报、监视与侦察手段覆盖范围的空隙/盲区实施机动。
一旦他们离开驻地,导弹发射车和保障车辆会驶往“导弹技术阵地”。在那里,他们将进行导弹加注和测试。 技术阵地通常位于地下设施,以确保导弹部队的防护和隐蔽。 发射分队将进入“导弹打击阵地”,该阵地位于地下设施或其他隐蔽地点,在那里发射分队将保持隐蔽并做好准备,同时等待通过保密通信线路(例如,光纤)接收下一步的命令。
中国军事刊物列举了一些可能使用常规导弹打击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敌方指挥中心、通信设施、雷达站、其他与情报和通信相关的目标、导弹阵地、空军基地、海军设施、火车站、桥梁、后勤设施、能源设施、电力中心和航母战斗群。 第二炮兵常规导弹打击作战的目标将包括“瘫痪敌人的指挥系统;削弱敌人的军事实力和继续作战的能力;对敌人造成心理震撼并动摇其作战决心;阻止强敌的军事干涉行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确保导弹部队通过多弹头技术、机动弹头、诱饵、隐蔽和饱和攻击等方式,完全有能力突破或压倒敌人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