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辞苑》对“慰安妇 ”一词的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而更多的学者给“慰安妇” 一词作[3] 的定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性奴隶。慰安妇制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日本政府及其军队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日本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曾公然宣称“慰安妇系战地必需品”,引发日本乃至亚洲各国舆论口诛笔伐。然而桥下彻至今仍未认识到其言论的错误,反而继续就慰安妇问题不断发表各种言论。6月16日,桥下彻在大阪市举行了一次街头演说,他在演说中称,“二战”期间美军等盟军曾将法国女性充当慰安妇,并建立慰安所,所以“单单批评日本的慰安妇问题相当奇怪”。
有关慰安妇问题,桥下彻曾在公开场合宣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强征慰安妇对维持军队纪律而言有必要”,甚至引发了日本国内以及美国的强烈和批评。美方谴责桥下彻的言论是“无耻的”。中国、韩国和菲律宾等国都表示不赞成桥下的言论,并纷纷表达强烈抗议。
战后日本女性的命运:充当美军慰安妇待遇悲惨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美军进驻日本。几万名美军即将进驻的消息,让日本人极度恐慌。当时的社会调查表明,对美军占领的恐怖和担心中,担忧妇女遭暴行凌辱的比例遥遥领先,被列在第一位。产生这种想法,首先是日本人长期处于“如果战败,男人将全被阉割,女人将全被作为娼妓”的宣传中,其次,战争中日军在亚洲各地的暴行,显然也成为日本人对占领军想象的最重要参照。
针对这种恐慌,日本内阁紧急讨论对策,结论是参照日本在战争中建立的慰安妇制度,为进驻美军提供“慰安”设施和性服务,来减少美军对日本平民女性的侵扰。建立这种设施当时预算需要5000万日元,对战败的日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大藏省财税局长池田勇人却很快批准了这笔钱,他的看法是“用这笔钱换取日本女性的贞节和血统的延续,可说是十分划算。”
8月18日,日本内务省向各地政府发出文件,要求各地警务部门协助建立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慰安所。8月26日,由东京警视厅牵头建立的RAA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就是日本为美国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专门机构,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协会下设慰安、游技、艺能、特殊设施、食堂、物产各部,并冠冕堂皇地声称协会的作用是“为维护民族的纯洁性和百年后的未来,作阻挡狂澜的防波堤,作战后社会秩序的地下支柱。”
这样,以日本政府为主导,为美军服务的全国性“慰安”系统,在日本开始建立起来。第一个这样的慰安所率先在东京郊外的小町园开业。此后,“悟空林”、“见情”、“波满川”、“乙女”等慰安所相继开业,最盛时,在日本从事“慰安”的RAA女性达到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