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义还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他们的到来也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像王岐山这样,年纪在20岁上下的知识青年,见到上了年岁的人都是“大爷大妈”地叫着,从不跟村民起争执闹矛盾,显得彬彬有礼。村民们看在眼里,也愿意把家中的娃娃送到学校里学习文化。女知青们爱干净,用肥皂洗衣服,村里的妇女也向她们借肥皂用,讲究起卫生来。当然,知青中也有“调皮捣蛋”的,著名地产商人任志强也在冯庄插过队,当时只有14岁,早上上工赖床不起,被扣掉1分公分,中午和晚上妇女们要提前回村生火做饭,他也跟着跑回村里,又被扣掉1分,这样,别人劳动一天挣5分,他只有3分。不过村民们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反而多了几分怜爱。王守义对看来,像王岐山这样的城里娃娃就好像遭受了命运的作弄,才来到艰苦的农村吃苦受累。王守义对王岐山的印象尤为深刻,“见到他时就知道,他终究不会在黄土地上埋没一生。”
1970年秋开始,陆续有陕西省内和新疆地区的工厂和事业单位来招工。王岐山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冯庄的。1971年,王岐山进入陕西省博物馆工作,两年以后到西北大学历史系上学,从1976年开始又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了三年,直到1979年被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历史研究所做实习研究员,才回到北京。而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姚明珊,则因为一次意外,在煤窑里摔伤了脚腕,同在1971年离开康坪村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