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绣
清贫自由的平民生活
文绣离婚后重返北平,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她对外开始使用入宫前的名字傅玉芳。1932年,文绣来到位于中南海东侧的“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学”当国语教员。有猎奇者得知后四处宣扬,招致记者们纷纷前来采访,许多人围堵在学校门口。文绣不堪其扰,一年后辞职。
不久,文绣在德胜门内刘海胡同买了一座9间房子的小四合院,雇了4名佣人,靠积蓄过着隐居的贵妇生活。“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北平,打破了其平静的生活。有为财色求婚的、有借钱的,当地的警察和伪保长也乘机敲诈勒索,加之原来在皇家生活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没几年积蓄所剩无几。她陆续辞退佣人,卖掉住房,做起了挑花活儿。后更致投奔母亲蒋氏曾接济的一个穷亲戚家中借住。为了生计,文绣糊过纸盒,摆过烟摊,甚至当过担泥运砖的小工。后来,在亲戚的推荐下,凭着自己的文学功底,到华北日报社当了校对员。在生活的磨难与历练中,文绣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妇女。这时候有些好心人看到文绣的生活状况,劝她再嫁。鉴于宫妃生活的教训,文绣极其慎重,希望再婚后能够获得真爱,倘不能如愿,宁可独身。华北日报社社长张明炜同情文绣,也很欣赏其才学,因此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姑表弟刘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