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2时,“810行动”已开始了4个多小时,各行动小组频频报捷,惟独“02”小组,连续搜捕4处“小克”常去的活动地点,全部扑空。
“小克”确实不在哈尔滨。反馈的情报同时表明,“小克”出走并非知情潜逃,另一份秘密情报则提供,“小克”极有可能在当晚返哈。事不宜迟,指挥部当即决定实施第二套方案,派行动小组连夜赶赴绥芬河抓捕“小克”。同时,请求上级调派两辆技术先进的拦截特种车,在牡丹江方向进人哈尔滨的两个要道口设下防线,每处增派15名战士。
几经周折,22时,“810行动”总指挥部成员已转移至哈市公安局预审处,源源押来的人犯正在履行法律手续。此时,调查组的老将们还在经纬头道街的办公室里静候。2小时前,彭兰江按“乔四”提供的传呼号试传“小克”,意料之外的是,回话人并非“小克”,而是“810行动”抓捕名单上另一人的贴身司机,此人随口又告知另一传呼号,老彭一传,无回音。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23时,再传,巧了,回话人正是“小克”团伙的一名成员,再三追问何人传呼,听到对方自称是“小克”广州的朋友,便回答:“‘他从绥芬河回来,刚在酒家吃完饭,回家睡觉去了。”
老彭电话刚撂,“02”小组已如离弦之箭,驱车直扑道里区霞曼街“小克”住址,扑空!
彭兰江第三次传“小克”。电话铃响了,话筒里传来“小克”高高的调门:“哪位?”“我是市公安局彭兰江。值班没事,你不是托人找我要唠唠吗,你在哪儿?”
“小克”说:“你别管我在哪儿,现在我派车去接你,就你一人来。”仅仅几分钟,“02”小组两台吉普车冲入黑幕,赶赴“小克”可能停留的地点埋伏。彭兰江不顾战友的劝阻,利落地顶上了子弹,毅然单刀赴会。
“奔驰560”以近百公里的时速穿行在夜色中,东南西北转了好一会儿,突然又掉头朝松花江公路大桥驰去,又是连兜几个圈子,在路中央来个急刹车。车前20米处四个保镖围拥着“小克”,声色不动。老彭沉着地和“小克”同坐到马路的道牙子上,四个保镖前后左右围拢过来。老彭心急如焚,和“小克”东拉西扯,想拖延时间。
又过了五分钟。老彭称冷要换个地方。“小克”在老彭连拉带扯之下,不情愿地来到附近的河图街41号办公室。“彭处长,你也不是诚心唠嗑呀,你是要抓我吧?”说着,“小克”向门口走去。老彭一手掏枪,另一手扣住“小克”的手腕,喝一声:“抓你就抓你!”老彭押着“小克”下楼时,一个身高1米90多的大个子挡住去路,连声说:“干什么,干什么?”这时,老彭的司机荆志斌机警地掏出手枪,将大个子逼上楼去,“小克”才被顺利抓获。
“810行动”预抓捕名单的25人中,19人于当晚落网,“8·10”首战告捷。
从1990年8月11日至1991年4月,哈市纪委、公、检、法、监察、工商、审计等各路精兵强将夜以继日,先后走访238个单位调查证人809人次;询问被告819人次;收集物证书证654件。形成卷宗11050页……大量的事实,为人民正义的审判提供了如山铁证。
专案组几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冥思苦想,已掌握的105条线索及附带的95条线索,在手中反复推敲。一张二米多长的犯罪嫌疑人关系网,被绘制出来……
在第一轮预审之后,真正的攻坚白刃战开始了:强攻“03”,打开突破口。
“03”是指“郝瘸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专案组首战告捷。与“郝瘸子”相比,“乔四”的头则难剃多了。
预审员与他第一次交锋是这样开场的:“宋永佳,交代一下你的犯罪事实。”“我没事,把我放了,给你们每人一套2屋1厨。……”
气焰嚣张,为一般犯罪分子所未曾有过。
8月19日20时。“乔四”流氓罪专题审讯开始。8个小时后,终于击垮“乔四”的精神防线。“小克”、陈建滨等“咬牙虎”也一一吐出罪恶真情。
专案组有几位老将,大都年过六旬,离职退休,颐养天年。再度出山,接过如此重大而棘手的案件,靠什么?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