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孤独让你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文/Y.Phoenix
相比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害怕寂寞,不懂怎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而且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总是想从别的眼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为了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而刻意频繁地参加一些没什么实际价值的社交活动。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有点“过度社交”。(www.jing55.com)
什么是有效的社交?有明确的议题和目标,并且能围绕这个议题和目标开展下去;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法;能达成一致意见;明确跟进工作和责任人;控制时间和效率。当然这是针对工作而言,生活中没人会这么刻板。个人认为,对于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社交活动,平均每周2次以内是正常的,大于等于3次就会过度消耗自己了(耗时、耗财、耗生命)。
我来举两个例子:
A、约两三个私人关系非常好的前同事,吃个AA制的午餐,增进一下感情,聊一下各自的近况和将来的打算,开拓一下思路,赶在下午上班前顺道去看个展览,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培养了兴趣,也没有耽误工作。有明确的目的,有控制时间,而且一举多得,这是有效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