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免职官员案例中,85名官员被免,29人起复,占比达34.12%。排除生活作风问题无人起复这个特殊现象,起复率高达50%。
(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
除了“官复原职”等现象,52案例中的29名起复官员,有2人因舆论等各方面压力或再度被免,或“失踪”。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即便三成被免官员起复,也比例偏高,有损“免职”的威慑力,“出于珍惜人才方面的考虑,对免职官员固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现实中,不排除违规起复,比如将‘免职’作为平息舆论的‘挡箭牌’,甚至于钻法规的空子,作为日后起复的‘跳板’和过渡”。
“免职”实际上是个中性词”,竹立家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的处分类别中,都没有“免职”。对“免职”作出规定的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免职’适用面很广,没犯错的官员也可以免职。即便犯了错的官员,也仅是问责,不是处分。”
盘点 被免职的官员复出名单
突发事件被免者50%起复
52起案例中,突发事件被免职的达20起,40名官员被免。截至目前,半数官员均已起复,相隔一段时间走上了其他领导岗位。
例如,2008年致277人死亡的山西襄汾溃坝事故,跟“三鹿奶粉”一样引发官场震荡:时任山西省长的孟学农、副省长张建民,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市长刘志杰均被免职。被免职的官员复出名单
但1年后,孟学农起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现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张建民走上青海省副省长岗位,任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