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考到郑州机场仅有1小时车程,抓住郑汴新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瞄准国际前沿、瞅准高新技术兴产业、上项目。
不怕基础薄弱,就怕扑不下身。书记、县长亲自带队,一起推介兰考,一道和投资者商谈,县领导班子四面出击、八方联络,选商引智。先后五下福建、六赴宁波、七进北京,用诚意赢得信任、招揽项目。
我们先后4次修改兰考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一批批高科技项目相继落户兰考,目前已形成服装产业集群、吊装机械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电子新能源产业集群。
2011年,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1.7亿元,其中亿元项目22个;今年1-9月,全县实际利用县外资金34.1亿元,其中亿元项目36个。兰考,正向着新型工业化大步迈进。
当年,焦裕禄善于抓样板、发动群众。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科学运作的方法,抓典型带整体,抓具体求突破,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
发挥种业技术优势,建成2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6万吨,连续八年创历史新高;以南马庄农业合作社为样板,发展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28种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高效农业让农民腰包日益鼓起来。
“焦桐”蔚然成林,一个有着500多家相关企业、产值100多亿元、解决4万多人就业的“泡桐经济产业链”正在形成;113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 6万多个工作岗位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家门口就业的幸福。
当年,焦裕禄拼命大干的原动力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我们叫响“学习焦裕禄、为民多造福”。
开展“焦裕禄式好公仆”评选,选派千名干部下基层,到群众中去大调研、大走访,问民需、办实事。
借助工业化实力增强的“家底”,近几年我们投入10多亿元用于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兰考路宽了,楼高了,游园多了,图书馆盖了,体育馆有了,城靓了,县城城区面积和人口三年扩大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