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钓鱼岛撞船事件,再次传闻中国停止对日稀土出口,引起日本的高度重视,日本外相和经济产业大臣都发表讲话关注,表示要将中国控告到世贸组织,不过中国商务部否认对日本的稀土出口实施任何禁令。商务部长陈德铭甚至表示,官方没有禁运,企业行为政府也不会干预。陈德铭还对日本汽车、家电等回收技术表示赞赏,称中方希望能在天津低碳经济区、曹妃甸与日方合作。
由此可见,在中国官方看来,如果出于打击日本的目的禁止稀土对日出口,显然难以达到目的,反而无法实现期望日本出口环保等科技的愿望。有的中国专家甚至表示,固然中国是稀土大国,但是毕竟不是唯一的出产国,而日本在环保领域的先进程度是世界领先,几乎具有唯一性,中国对日本的需求程度要大于日本对中国的需求程度。因此,在日本需求稀土、中国需求技术等情况下,中国没有停止对日稀土出口,来自于自身需要,也因为日本和国际环境使然。当然出于环保考虑和显示稀土的稀缺性,中国提高出口价格、限制出口产量,还是理所应当。
日本海底发现巨大稀土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日本专属经济区内的海底泥土中发现储量巨大的稀土资源。按照目前日本国内稀土年消费量估算,其储量可用220多年。
海底泥中发现巨量稀土
此次发现稀土的地点位于日本东部、距离东京东南方向2000公里的南鸟岛附近海底。东京大学加藤泰浩教授的研究小组对过去自该处海底泥土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混合动力汽车马达中不可或缺的镝和液晶电视等产品中所使用的铽等稀土成分含量颇高。据该小组推算,其稀土总储量约为680万吨,相当于日本227年的国内消费量。该小组注意到,海底火山活动中释放出的物质具有易吸附稀土的特性,由此判断该物质可能吸附溶解在海水中的稀土元素而沉积海底。此次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推断。报道指出,目前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97%,日本要取得稳定供应,必须解决稀土来源多元化问题。此次日本首次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海底发现储量巨大的稀土资源,国内期待日益高涨。文部科学大臣平野博文表示,这一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了在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域内确保稀土资源的可能性,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