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部分香港人集资在一家香港报纸上刊登的广告,进一步刺激了内地人。在这则使用了歧视性图案和语句的广告中,他们用“香港人、忍够了”的口号,表达了对一些内地人的不满,尤其指向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挤占公共资源的行为。回归十五年,联系更紧密的两地民众何以出现这种摩擦?
前不久,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骂香港人为“王八蛋”、“狗”,其实只是纯粹粗口,分析起来,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那只是一种人身攻击。但是,香港人骂内地的一些人为“蝗虫”,却是有充分根据的。鲁迅说,说婊子为婊子,不算辱骂,说英雄为英雄也不算赞美,只是真实地表达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已。一些香港人说来香港的大陆人为“蝗虫”,这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而且对大陆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来说是一个很贴切的描述。
这则登于香港《苹果日报》的整版广告是由香港一个网上论坛的网友集资刊登的。据报道,不到一周时间就募集10万港币,刊登了这则广告。
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香港所谓“驱蝗”行动等不理智言行可能会受到限制。
南华早报7月9日报道称,法定机构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平机会)宣布,将就歧视条例检讨展开3个月公众咨询,内容包括建议扩大保障范围,为新移民及内地游客提供较理想的法律保护。日后,向内地新移民员工给予较低工资、店铺只向内地旅客提供折扣、团体骂内地人做“蝗虫”或内地人骂港人“英国狗”等,均可能涉种族歧视。
据报道,今年2月份香港平机会主席周一岳曾表示,考虑在现有反歧视条例中引入新的保障类别,回应香港人和内地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歧视情况。如今这一议题有了新进展。香港平机会8日建议,将四条歧视条例合并,原因是四条条例出现不少不必要重复,不易于使用,并建议统一受保障范畴,采用《种族歧视条例》中“间接歧视”的定义。
现有四条歧视条例,分别涵盖性别、残疾、家庭岗位及种族歧视。而本次咨询共设七十七条问题,当中提到探讨法例应保障市民免因国籍、公民身分、本港居民身分或其他有关身分的歧视。
南华早报的报道称,最受争议的《种族歧视条例》修订,由现时保障任何人不受种族、肤色、世系或人种而遭歧视,伸延至保障再多4类情况,包括任何人不论是否香港居民、居港年期、旅客及移民等4种身分,不应受到较差待遇。咨询文件举例,若有公司拒绝为新移民提供服务,即属歧视;相反,若有零售店只向内地旅客予以折扣优惠,亦构成对香港永久居民的违法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