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在官邸举行媒体招待会,就外界所关心的赴泰国旅游安全等问题进行解答。他表示,虽然泰国政局有些变化,但经济开放的政策不会改变,现在是赴泰国旅游的最好时机。
2013年10月11日在曼谷发表的《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中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泰方欢迎中方意向,将适时在2013年10月11日签署的《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与中方探讨相关事宜。此前,这一合作方式曾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泰国交通部长此前透露,这份谅解备忘录的核心是泰国试图用农产品来支付中国高铁投资的部分产品和服务,这些农产品包括泰国大米以及橡胶等。
泰国驻华大使:“大米换高铁”项目仍在审批中
对于中泰重要合作项目“大米换高铁”,伟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军方接管政权之后,泰国与所有国家的合作项目都转到军方管理之下,专门委员会将重新评估这些项目的可行性。伟文说,有关“大米换高铁”的项目仍在审批中,“可以肯定的是泰国对中国高铁很感兴趣,但是一些细则还需考虑。”
“高铁换大米”的一路艰辛
中泰的“高铁换大米”愿望虽好,但是现实却给双方都施了重压。
泰国宪法法院3月12日判决已获国会通过的一项2.2万亿泰铢(约合678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违宪,这意味着该项目的核心部分高铁项目也将随之暂停。这一高铁项目即去年10月,中泰两国达成的备受瞩目的“高铁换大米”计划。宪法法院在当天的判决中表示,英拉政府推动通过的这一贷款基建项目无论是内容还是程序都违反宪法,因此决定撤销这一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只要泰国总理不换人,这个项目不会停止。更重要的是,站在两国的高度,大家都明白这是互利共赢的项目。
但是,泰国宪法法院于7日终止英拉和另外9名内阁成员的职务。英拉的下台,给这项高铁计划带来的是另外一种尴尬。
“中国这个高铁计划基本上已经退出了泰国的这个舞台,除非英拉这边重新占据上峰。李克强总理一直在推销,落地肯定不是问题,关键是其他国家的内部问题。”高连奎对记者表示。
“泰国是整个东南亚国家中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被很多国家视为中国在东南亚的半个盟友,英拉及其所在的为泰党是此次“高铁换大米”的主要推动者,而且由于为泰党的支持者主要是底层民众和农民,“高铁换大米”的计划也间接有利于其拉拢支持者,此时泰国政局大变动,虽然泰国无论是哪方势力都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政局变化对与中国的关系没有太大影响。”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黄晴云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他表示,对于反对党来说,可能对于高铁计划的态度并不如英拉政府积极,而且由于政局变动频繁,高铁计划作为一项投资规模巨大,跨度时间非常长的项目,没有稳定的政府支持很难持续推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