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季度5名省部级官员“落马”(一览表)(2014年04月03日07: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2日通报其涉嫌违纪到免职处理仅过去了6天时间,姚木根也成为今年第一季度第5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
落马官员为何都是副职,官员落马为什么副职多而不是正职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201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通报,2013年中央纪委立案检查了蒋洁敏、李东生等31名中管干部。黄树贤表示,中央高度重视查办案件的工作,要求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对此,有网友表示,中央持续发力反腐的决心让人振奋。在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不会再有藏身之处。
为何落马官员多是“副职”而不是“正职”?(转自凤凰博客,夏余才的博客)
夏余才
昨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发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专访,他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进行解读时表示,我们经常听到某个行政首长因为重大安全事故被追究责任,但很少听说有哪个地方的党委书记或者纪委书记,因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力而被追究责任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看来以后正职官员的日子也不好过了,特别是某地或某部门的“一把手”。其实,每当有贪官落马人们在查看其职位后,就会不由发出感叹,为何落马的又是一位副职?言下之意,就是我们很难看到有身居正职的落马官员。实际上,自十八大之后落马的正职官员也不在少数,但和众多纷纷落马的副职官员相比,则不免显得还是“单薄”了。
为何落马官员总是副职呢?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但凡过去沾过荤腥的官员,在实权位置上可以呼风唤雨,欺上瞒下,但到了“副职、闲职”养老时,失去权力的保护,加上目前,网络反腐、情妇反腐盛行,副职官员很容易中箭落马。此话虽是民间说法而无官方认同,可也并非不无一定道理。
在近期落马的高官中,就曾有过正职经历却落马于副职或闲职任上的。如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其落马职位是副省长,而倪发科事发与其主政六安期间的旧城改造、国资拍卖以及矿业开发存在着不少关联。倪发科的落马,也离不开六安当地众多退休官员的持续举报。可见在六安当市委书记和市长时,倪发科就被人举报,不过由于其掌握实权也就没有在任上落马。再比如,59岁的陈安众在当选江西省总工会主席后落马。与副省长的“副职”相比,省总工会主席可谓一“闲职”。在近30年的仕途中,陈安众也曾先后出任江西萍乡和九江市委书记。陈安众事发也是在其担任市委书记之时,作为“大师”王林的座上宾,王林还当面称其为“腐败官员”。因此说,民间说法自有其一定道理。落马官员为何都是副职,官员落马为什么副职多而不是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