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周边县份的一些村庄富起来了,村里的光棍却多起来了,透析“光棍村”背后的成因【寡妇与光棍儿子在一起 寡妇村的光棍风流】
在南宁周边的县份,有些村庄富裕了,家家户户建起楼房,城乡差别正在逐渐缩小。然而,富裕后的村庄却多了许多光棍,成了名符其实的“光棍村”。“光棍村”为何多了起来?受访的村民认为,“恋窝”的村姑越来越少,羞怯的男子却越来越多。过去风光无限的媒婆,如今也是难觅踪影。实情是否如此?11月8日,南国早报记者到马山县3个乡镇进行调查
1
手头有点钱却找不到老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六新屯是个“光棍村”。
六新屯位于山坡上,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这些年,许多村民外地打工,并通过种养,有了丰厚的收入。有钱后,有些村民精心装修起房子。然而,在这个108户520人的小山村,有近40名光棍。
这些光棍,年龄在25岁至40岁之间。“现在,他们都不在家,都在外地打工。”说起这些光棍,屯长黄福生能一一念出他们的名字。他还特别提到28岁的堂弟及叔叔的一个儿子,“他们家都不缺钱,特别是我堂弟家,我帮他家装修房子,两层半的楼房就装修了几十万元,条件这样好,竟找不到老婆了”。
黄福生的堂弟家里无人,两层半的楼房已经装修完毕,外墙贴的都是瓷砖,俨然别墅。对面的邻居说,他的儿子黄康、黄雷也是光棍,“他们每年打工的收入,各是两三万元。他们很勤快,就是没有妹仔看上”。
黄福生提及,村里有个在北海打工的村民叫蓝生日,精通装修手艺,挣了不少钱。去年回来相亲,一连看了6个对象,都没有成功。蓝生日今年32岁了,父母日渐衰老,摞下的农田很让父母担忧。他父母无奈地说:在外地打工那么多年,儿子怎么都谈不上一个对象呢?
在黄福名家,两位年近60岁的老人,对35岁的儿子黄云文的婚事操尽了心。黄福名有两女一儿,两女已经嫁人,其中23岁的小女儿比儿子小几岁,可儿子如今“还摸不着北”。前两天,在杭州一家超市打工的儿子打回电话,黄福名又问及找到女朋友没有,儿子回答说还没有。
黄福名的老伴55岁,双脚有些行走不便,收割、插秧什么的,全由黄福名一个人扛。她一直盼望儿子黄云文娶个媳妇,回来帮他们。儿子目前这种单身情况,整天让她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