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网 - 经典养生 健康生活 - 猎奇

海归女硕士的待遇:是海归还是海龟

海归女硕士的就业前景_中国就业海归硕士待遇:是海归还是海龟

跑了8年的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新闻,记者每年都要看很多“新人”带着冲劲和些许生涩在招聘会上兜兜转转,期待而又有些迷茫地迎来第一份工作。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毕业后“宅”在家里啃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是宁波本地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海归女硕士的就业前景_中国就业海归硕士待遇:是海归还是海龟

小美是记者在一次采访中认识的“白富美”,1988年出生,宁波人,家境优越。小美高考成绩不理想,于是,在国内上了一年的国际班,后来转到瑞士读工商管理,留学花费100多万元。2011年回国后,小美也花几个月时间找过工作,可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她根本看不上,“还不够化妆品的钱啊!留学的投资回报比太低了,不如在家里。”


  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英国伦敦大学硕士小董陷入了一场风波——自己随意在人才市场转转,恰好又被用人单位开出2000元月薪,更因为自己“海归”的身份,成为网友热议的对象。其间,有热情的鼓励,有理性的分析,亦不乏辛辣的评论。


  求职遭遇月薪尴尬


  作为一名准备回国的海归人员,小董应该是十分优秀的。他在国外本科学习的是国际贸易和英语,硕士读的是商业信息系统。同时,他兴趣广泛,乐于助人,喜欢打游戏等。在国外学习的几年中,他始终勤工俭学,通过自己打工挣的钱,维持日常生活。凭借着努力,他获得多种荣誉,并取得学校的奖学金。


  但就是这样的“海归”,在今年7月2日安徽省首届百强名企专场招聘会上,遭遇了用人单位亮出的“2000元月薪”,理由均是“无工作经验”。


  第二天,本报刊登了《一海归求职月薪不过两千》的报道。在一个月之后,这篇报道被国内一个著名的网站转载,《¥2000,载不动名校海归一颗求职心!》引发许多上网的“海归”和年轻人的讨论。


  为何遭遇求职难


  在讨论中,不少人将小董的遭遇归结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不同。


  有一位网友说,“在英国求职,专业对口当然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我有一个朋友是学机械的,当初也是和我在一家著名快餐店工作,后来被IBM录取了,他对我说,之所以在他的简历中写曾经在那家快餐店工作(他没有别的工作经验),是因为很多大公司很在乎你是否在一个条件差的就业环境下能坚持下去。在国外找工作往往不是看你学的专业是什么,你有什么经验,也不是看你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是要看你有没有接受新文化、新科技、新知识的能力。”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内名企“人才”竞争超过国外。有网友说,在国内找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好公司和外企会招一个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国内的好外企诸如IBM、谷歌之类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在海外所能感受到的。每年的校园招聘,往往是几百人里面挑一个,而且还都是国内名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而且很多有着很强的项目背景和技术能力。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对海外求学提出质疑。一些网友认为,国外留学、打工太轻松,不如国内学习扎实。另一些网友认为,“海归”只是读书的地方不同而已,就业应与国内大学生站在一个“起跑线”。

前一页   1   2   3   后一页  
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